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微表情心理学的小知识
1.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超过一秒钟便是假装的;
2.撒谎者不像惯常理解的那样会回避对方的眼神,反而更需要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说的话;
3.“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谎;
4.男性鼻子下方有海绵体,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5.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
6.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编造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能否流利准确地进行倒叙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标准之一;
7.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所说的是真话;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8.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是说谎的表现;
9.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
10.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微微上扬;
11.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12.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13.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
14.摩挲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表现。当你不相信你自己所说的话,这样使自己安心;
15.抿嘴两次,典型的模棱两可;
16.双手抱胸、退一步——肢体抗议,说明他的话不可信;
17.虚情假意不会有眨眼。
18.纵火案犯与强奸犯在动机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记住两点,生活会更简单——
19.重要的不是他是否撒谎,而是为什么要撒谎。
20.真相和快乐不可兼得。
21.说谎者在说谎前会眼神飘移 在想好说什么谎后 会眼神肯定 如果你冷静的反驳 说谎者会再次出现眼神飘移。
22、撒谎者面对一个提问,通常会先有点失措,然后借假笑的时间迅速思考,想出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然后异常坚定地回应。而且,会一直自言自语,越说越多,因为沉默的时候,他觉得别人还在怀疑他。
第一集:
1、倒叙法:先说正叙,后说倒叙。测试说谎
2、眼睛法:看着你有可能是在说谎,想看看你是否相信这个谎言。看左边,回忆,真话。
3、要三个人保持秘密的方法就是,其中两个人死了。
4、心生恐惧,典型的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他的手部首先冰凉。
5、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 这样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谎言。
6、真相和快乐不可兼得。
7、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身体和语言的不一致,表明在说谎。
8、如果吃惊的表情维持超过1秒,那就是在装,说明他在说谎。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
补充:
9、眨眼睛就是真情
10、瞳孔放大代表有性欲 哈哈
11、男人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
12、手放在眉骨附近代表羞愧
13、如果眉毛向下紧,那是真惊讶,如果眉毛上抬,表示其实知道而且在说谎
第二集:
1、说话时倒退一步,代表对自己所说的观点没有信心。
2、人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3、纵火和强奸有非常大的相关性,它们都是为了自我证明而出现的犯罪行为。
4、对人说话时向前伸下巴,代表生气或者愤怒。
5、语速快,将物体放在胸前,使自己与人竖起一道屏障,这是焦虑的表现。
6、如果可以,选择观察,让别人来问问题,这样能更好地观察而避免分心。
7、没有预谋、只有一次、并且无其他暴力行为的强奸行为,一般都是罪犯为了证明自己力量的男性主义崇尚者。
8、叙述者做出撇嘴的动作(嘴角两边向下,成一个凸行的弧度),这是一个经典的泄露内心的表情,就是对自己所说的话没有信心,或者有撒谎的嫌疑。mouth shrug\hands shrug
9、不要让事实妨碍真相。(这句话同第一集的那句“真相和快乐不可兼得”一样,太精辟了)
补充:
10、说话时手掌向外一翻一翻的,代表没有信心或者编造故事。
11、吃安定可以减少情绪起伏额
12、女性如果看到同胞说自己被强奸而无动于衷的话,那说明她们知道这是在说谎,这个根本没有发生。
第三集:
1、话语重复,并且声音上扬——撒谎
2、在学校里,越受欢迎的孩子,越会撒谎,他们能说会道,隐藏自己的感情。研究by福斯特
3、当人的脸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表现出来的感情是装出来的。
4、对自己描述的情况,会出现某些细节遗忘,但能进行及时纠正,很有可能不是在撒谎。如:回忆高度时把100000英尺改为100500英尺。
5、说话缓慢轻柔表明内心极度的悲伤和焦虑。
6、如果没有合适的问题,就不可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同上一集的不要让事实妨碍真相,呵呵。)其实还有一句,既是在说假话,又不是在撒谎,那就是当不知道自己说的是假话。
7、摩挲自己的双手——自我安慰的状态,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出现这个动作来使自己安心。
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9、在刑事案件中,只有清白的人才敢承认自己和死者有过争执。罪犯是不会承认任何事情的,并且表面上会装得很无辜。
10、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第四集:
1、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2、(微)表情是无意识的,不是通过选择而做出的,因此是控制不了的。并且和国籍没有关系。
3、几乎所有的婚礼上,都交织着香槟和怨恨。
4、眉毛上扬并挤在一起,那是害怕担忧和恐惧。
5、说话时眨眼睛——隐瞒了什么。
6、说话犹豫且重复,没有办法组织好自己该说的话,所以明显是在说谎。
7、手指指向一边,眼睛却朝另一边看,说谎的时候就会这样,绞尽脑汁编造事实,肢体则完全跟不上。
8、亮出中指(fuck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
第五集:
1、被询问时,咬嘴唇、抓耳朵,这是在提高自己的控制感——焦虑的表现。
2、如果事先已经准备好了谎言,会强烈希望快点把谎话说完。也就是反应时差(提问和回答之间的停顿时间)很短很短,甚至不足一秒。
3、在痛苦的尽头,总是有欢笑。——拉蒙 德 卡波莫
4、鼻孔扩大、嘴唇绷紧——发火了,但还在控制当中。
5、叙述时低着头并且抚摸自己的额头,这是羞愧的表现。 6。脸颊升高 嘴角下撇,这是悔恨的表现。
7、适不适合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在于适应改变的能力。达尔文
8、轻微的摇头表示“不”,当我们在说“yes”的时候却言不由衷,就会不小心做这个动作。
9、眉毛挑起、皱到一起——害怕。
第六集:
1、问最关键的问题,而且是在当事人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得出毫无粉饰的表情,我叫它原生态表情,hoho~
2、试探一个人是不是说谎,最简单并且最邪恶的办法就是也扯个谎让他往里跳。
3、咧嘴并且嘴角向下:这下玩儿完了。
4、说话之后手紧握椅子扶手,对自己的表述不认可。
5、抿嘴,试图掩盖。
6、自我阉割的恋童癖者说实话......(这条实用性不大)
7、吞咽表示强烈的情感。
8、摸自己的脸颊靠近耳根部位,紧张。
第七集:
1、在进行类似指纹调查时,只有罪犯,才会知道指纹不是他们自己的。
2、在中东,出场顺序是很讲究的。最重要的人往往最后一个入场。
3、“......,我只会说一次!”——经典的强势表述,如果说的是真话,就不需要这样。
4、显然,科学和商业无法融合。
5、“To my knowledge…”,“就我所知......”——这样的开头,也许意味着事实上知道些什么,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也许坦白一切了已经。
6、回答问题时咬紧嘴唇,这是焦虑的体现。
7、侦破谎言的关键在于,问对问题
微表情心理学具体有哪些
· 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 伤心。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 害怕。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 愤怒。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 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 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 轻蔑。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 向对方询问某事时,对方一侧肩抖动表示对方对自己的话不自信
. 身体和语言不一致,表示他在撒谎
. 惊奇、害怕的表情在脸上超过一秒,表示是假装的
. 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
. 回忆时的眼球是朝左下方的,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
. 对方对你撒谎时,会有更多的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
. 对你的问题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撒谎方式 eg:“你去过他家吗?”“我没去过他家。”
. 说话或思考时把手放在鼻子上是想要掩饰什么的举动
. 说话时一直把手放在裤兜里或抵着大腿,是紧张的表现
. 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如果事情是编造的,他可以按虚构好的顺序说,但是却无法倒叙重复
. 克林顿I did not have sex relationship with that woman,Ms Lewinsky 而不是用的 didn‘t,还有that woman,这是为了刻意拉开距离。
. 紧张,愤怒,性兴奋三种情绪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 手臂紧贴腿部,手指竖起,是心里不安的表现。
. 微笑的时候眨眼睛说明真的想到令人幸福的事。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 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回腿部,做好逃跑准备,手部会先变冰凉
.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通常发生在五分之一秒的时间之内。 eg:你说错了,对方会有嘴角轻微上扬而又恢复。 撒谎时,摇头否认之前可能会有一瞬间的点头动作。
. 忧伤的表情:眉毛挂下来。 羞愧的表情:低着头,手抚摸额头,擦汗状。 不屑的表情:上嘴唇上扬
. 说话很急,使用手臂或者物体将自己与对方之间形成障碍,是焦虑的表现。 当然,每个人遇到被人疑为罪犯时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 瘪嘴角是经典的犯错表情。对自己的话没信心。
. 人撒谎时会摸脖子,这是经典的机械反应。
. 下巴用力表示人在生气。
. 没有表情与出现表情同样重要
. 当一个人面部两侧表情不对称时,他很有可能在伪装感情。
. 抚摸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手势,在自己不完全相信自己所说的话时,用来尽量打消自己的疑虑。
. 如果是真的生气,大吼大叫和手用力拍桌子应该是同时发生的,如果一先一后,就有可能是在伪装。
. 研究表明,越受欢迎的人,越会撒谎,他们善于隐藏自己的情感因此容易受欢迎。
. 真正的凶手会对被害人表现出轻视、厌恶,甚至害怕,而不是惊讶
1.单肩抖动------不自信 。
2.注视对方眼睛------撒谎中(为了看看自己的把戏是否得逞) 。
3.中断眼神交流------不代表撒谎(回忆中)
4.回答时生硬的重复问题------典型谎言 。
5.抬起下巴------十分尴尬 。
6.揉鼻子------掩饰真相(男人的鼻子里的海绵体在撒谎时容易痒) 。
7.眼睛向左看是在回忆,向右看是在思考谎话。
8.惊讶表情超过一秒就是假惊讶 。
9.男人右肩微耸一下就是在说假话 。
10.当不能倒着将事情回忆一遍,那么事情肯定是编造的 。
11.用手抚额头-----表示羞愧 。
12.瞳孔放大-----恐惧,性欲 。
13.话语重复 声音上扬-----撒谎 。
14.肢体阻抗 向后退一步,表示刚说的话不可信
15.抿嘴 经典的模棱两可的动作
16..摸脖子 人撒谎的时候会摸脖子,典型的强迫行为
17.纵火与强奸本质是相同的,都属于宣张自己的力量
18.撒谎的时候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表情,往往没有任何表情
19.在学校越受欢迎的学生越会撒谎 。
20.手一直摩挲,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不相信自己的在说什么的时候,使自己安心们说谎的时候会摸脖子,这是个经典的动作。
21.当真正的凶手看到被害者照片的时候,会表现出恶心、轻蔑甚至是害怕。但绝对不会是吃惊。
22.要是有人要将要实施血腥的罪行,就会出现这样的表情:眉毛朝下皱紧,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
23.亮出中指(fuck的手势),这是象征性的还有特定意识的下意识手势,充满敌意。 24.鼻孔外翻,嘴唇紧闭,生气 。
25.下巴扬起,嘴角下垂,自责 。
26.眉毛向上,拉紧,恐惧 。
27.当你不相信自己在说什么的时候,就会摩挲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安心。
28.如果先突然大声说话,然后再用手猛拍桌子,这是对可怕事情反应的手势时间差。如果是真的发火,这两个动作会同时进行。
29.提高右边的眉毛,表示你很疑问。
30.嘴唇左边向撩起,假笑。脸部74%的真实感受往往会在右脸暴露。
微表情,是内心流露与掩饰,是心理学名词。
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
“微表情”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
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
在机场排队的人群中 辨认出恐怖分子,是应用察觉“微表情”能力的一个极端的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这种能力也能帮助我们。如果我们错误的理解“微表情”的 含义,我们会对交流对象形成错误的判断。
这增加了人们之间的隔阂,而不是互相信任。如果理解了“微表情”,我们就能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信号里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对于整个人类来说,很多表情及其表现的情绪都是很常见的,因此大脑能够搜寻并理解这些面部信息。
同样,当情绪有变化时,我们的面部也有种奇特的习性,能做出相应的表情,有时这不需要我们具备知识,或是有意为之。
“微表情”一闪而过,通常甚至清醒的作表情的人和观察者都察觉不到。
在实验里,只有10%的人察觉到。微表情比起人们有意识做出的表情,“微表情”更能体现人们真实的感受和动机
。售货员的笑脸里可能闪过一毫秒轻蔑的嗤笑,停车场里表情严峻向你走来的人可能会突然闪现恐惧的表情。
虽然我们会忽略“微表情”,但是我们的大脑依然受其影响,改变我们对别人表情的理解。
所以如果某人很自然地表现“高兴”的表情,且其中不含有“微表情”,我们就能断定这人是高兴的。
但是如果其间有“嗤笑”的“微表情”闪现,就算你没有刻意去察觉,你会更倾向于认为这张“高兴”的面孔是“狡猾的”或“不可信的”。
人类主要拥有至少七种表情:
1.高兴。人们高兴时的面部动作包括: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纹,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
2.伤心。面部特征包括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
3.害怕。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
4.愤怒。这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
5.厌恶。厌恶的表情包括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
6.惊讶。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
7.轻蔑。轻蔑的著名特征就是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
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好像是通过微表情透析人心,或者是小动作。诸如此类的。
《微表情识谎术》《微反应读心术》《FBI教你读心术》《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我推荐:《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
《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
作者:文成蹊(作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1月1日)
内容简介:
文成蹊编著的《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讲述了:行为,是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它包括有声语言和身体语言两个方面,其中身体语言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身体某些部位的表情、姿态、动作、生理反应以及衣饰等透露出来的心理信息。它同有声语言一样,甚至比有声语言更能反映人真实的内心。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皱眉凝眸……这些行为往往能够揭示人的情感、态度、智慧和教养,它们同有声语言一起构成了人类的语言,共同传递着人内心最隐秘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于掌控人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知人知面知心的行为心理学》就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们的各种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解析,让读者在看后能够掌握察言观色的技巧,并且将其应用于日常交往中,成为交际场上掌控局面的人。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作者:(美国)乔·纳瓦罗(美国)马文·卡尔林斯
译者:王丽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
页码:196 页
出版日期:2009年
内容简介:
《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内容简介:与陌生人初次见面,如何在一开始谈话的几分钟内,了解这个人?如何与对方拉近距离?如何找到对方喜欢的话题?如何让对方开口说话?听听FBI首席专家的建议吧!他会教你超强的阅人术,让你在第一时间看透对方——喜欢眨眼的人,往往心胸狭隘,不太值得信任,和这种人打交道,最好直截了当地说明。喜欢盯着别人看的人,警戒心很强,面对他们,要避免过度热情或开玩笑。喜欢大嗓门说话的人,多半是自我主义者,最好和这种人划清界线。穿着不拘小节的人,个性往往随和,有事情可以找他们商量。一坐下就翘脚的人,充满企图心与自信,而且有执行力。边说话边摸下巴的人,通常个性拘谨,警戒心也强。
希望能够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