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象棋残局火烧博望
- 2、火烧博望坡取得胜利的原因?
- 3、求三国演义的火烧博望坡的500字简介
- 4、博望坡之战中火烧博望的指挥官究竟是谁?
- 5、如何破掉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的 计谋??
- 6、《火烧博望坡》主要内容是什么?
象棋残局火烧博望
先下炮,将军,黑棋只有跳马,然后红棋下车,将军,黑方只有下士吃车,这个时候再炮打黑象,他会把士再抬回去,之后你只需要把马再放到士的那个点,就赢了。
火烧博望坡取得胜利的原因?
1,曹军将领夏侯惇不听劝阻轻敌冒进。
2,刘军诸葛亮审时度势,指挥若定,赵云诱敌深入计谋得逞。
《三国演义》火烧博望坡
夏侯敦与于禁等引兵至博望,分一半精兵作前队,其余尽护粮车而行。时当秋月,商飙徐起。人马趱行之间,望见前面尘头忽起。敦便将人马摆开,问向导官曰:“此向是何处?”答曰:“前面便是博望城,后面是罗川口。”敦令于禁、李典押住阵脚,亲自出马阵前。遥望军马来到,敦忽然大笑。众问:“将军为何而笑?”敦曰:“吾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夸诸葛亮为天人;今观其用兵,乃以此等军马为前部,与吾对敌,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吾于丞相前夸口。要活捉刘备、诸葛亮,今必应吾言矣。”遂自纵马向前。赵云出马。敦骂曰:“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云大怒,纵马来战。两马相交,不数合,云诈败而走。夏侯敦从后追赶。云约走十余里,回马又战。不数合又走。韩浩拍马向前谏曰:“赵云诱敌,恐有埋伏。”敦曰:“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遂不听浩言,直赶至博望坡。一声炮响,玄德自引军冲将过来,接应交战。夏侯敦笑谓韩浩曰:“此即埋伏之兵也!吾今晚不到新野,誓不罢兵!”乃催军前进。玄德、赵云退后便走,时天色已晚,浓云密布,又无月色;昼风既起,夜风愈大。夏侯敦只顾催军赶杀。于禁、李典赶到窄狭处,两边都是芦苇。典谓禁曰:“欺敌者必败。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倘彼用火攻,奈何?”禁曰:“君言是也。吾当往前为都督言之;君可止住后军。”李典便勒回马,大叫:“后军慢行!”人马走发,那里拦当得住?于禁骤马大叫:“前军都督且住!”夏侯敦正走之间,见于禁从后军奔来,便问何故。禁曰:“南道路狭,山川相逼,树木丛杂,可防火攻。”夏侯敦猛省,即回马令军马勿进。言未已,只听背后喊声震起,早望见一派火光烧着,随后两边芦苇亦着。一霎时,四面八方,尽皆是火;又值风大,火势愈猛。曹家人马,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敦冒烟突火而走。且说李典见势头不好,急奔回博望城时,火光中一军拦住。当先大将,乃关云长也。李典纵马混战,夺路而走。于禁见粮草车辆,都被火烧,便投小路奔逃去了。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正遇张飞。战不数合,张飞一枪刺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走脱。直杀到天明,却才收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后人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求三国演义的火烧博望坡的500字简介
今天,我读了三国演义火烧博望坡这一段,十分的精彩。这一个故事讲诸葛亮巧妙用计打败曹军的故事。
文中讲自从刘备得到诸葛亮,十分兴奋。此后刘备与诸葛亮亲好日密,自然冷落了关、张二弟,引起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的不满。这时,传来消息夏侯敦率十万大军杀来。刘备问“计将安出”?关羽,张飞象现在大敌当前,眼看着一个年轻人发号施令,指东挥西,更不服气了。议事厅上关,张二人奚落孔明。最后还是服从了孔明的调动,去打仗了。结果,诸葛亮略施小计,在博望坡用火攻大败曹军,让关、张等人折服。书中有诗为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这让我想起以前我和小朋友一起下棋时的场面,那时我们下的是象棋。一开局,他的炮和车长驱直入,干掉了我的几个兵和一匹马。我悄悄地“明车暗马度陈仓”将我的马、象、炮、车。移动到最佳地点,来了一个“将军”。他赶紧回防,我又用车从边上吃了他的将。我赢了!
从此我明白了,人聪明很重要。我以后要变的更聪明。
博望坡之战中火烧博望的指挥官究竟是谁?
演义中的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精于奇门遁甲之术,近乎于妖。诸葛亮不但能谋,还善辩,曾在江东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之后,诸葛亮又活活气死了周瑜、王朗、曹真等三位能臣名将。
演义为了将诸葛亮塑造成无所不能的神,可谓是挖空了心思,除了直接虚构之外,还不惜将很多本不是诸葛亮所做的事情,直接安到了诸葛亮身上。其中,火烧博望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件。
话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待之如师。诸葛亮一出山,便献良策,救了刘表长子刘琦一命。他让刘琦请命镇守江夏,躲开了继母的谋害。之后,诸葛亮便随同刘备、关羽、张飞三人,驻守新野,防御曹操。
曹操早有南征之意,听说刘备屯兵新野,便命夏侯惇为都督,率于禁、李典、夏侯兰、韩浩四人,领兵十万,前往博望城,与刘备对峙,伺机取之。
诸葛亮刚刚追随刘备,关羽、张飞二人颇为不服。孔明正需要一场胜仗,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忽报曹操差夏侯惇率十万大军,杀奔新野而来。
张飞听闻,嘿嘿直乐,对关羽说,让孔明去迎敌便是了。
诸葛亮知道关张二人不服,便向刘备要了剑印,号令诸将,准备施计火烧博望。
孔明让关羽引军一千埋伏于博望左侧的豫山,张飞另引一千埋伏于博望右侧的树林之中。待到火起之时,关羽截杀焚烧夏侯惇的随军粮草,张飞则去焚毁博望城的屯粮。
诸葛亮又令关平、刘封,引军五百,准备放火之物,在博望坡后两边等待,曹兵一到,便可放火。
最后,诸葛亮又派人召回时在樊城的赵云,让赵云领疑兵,许败不许胜,引诱夏侯惇大军进入埋伏。
张飞听完诸葛亮的安排,大声嘲笑道:“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得,好自在!”诸葛亮将剑印一摆:“违令者斩!”刘备见状,赶忙上前劝阻,关张二人这才各自带兵而去。
夏侯惇率领十万大军将近博望,便分五万精兵作前队,其余护送粮车。突然,尘土飞扬,一彪人马拦住去路。只见一将,银盔银甲,胯下白龙马,手中亮银枪,威风凛凛拦住去路。来者何人?常山赵云赵子龙。
夏侯惇见对方兵少,大笑道:“与吾对敌,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遂纵马向前迎战赵云。
两马相交,数合之下,赵云佯败而走。夏侯惇拍马直追,赵云则时战时走。韩浩感觉事有蹊跷,劝阻夏侯惇。夏侯惇道:“虽十面埋伏,吾何惧哉!”遂不听韩浩劝阻,一路追至博望坡。
待到夏侯惇、于禁、李典所引之兵追到博望狭窄之初,两边皆是芦苇,只听得一声号炮,火光乍起,背后杀生连天。一刹那,曹军四面八方,皆是大火。又时值大风,火势愈猛,只烧的曹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赵云回军赶杀,关羽焚粮后在背后拦截厮杀,张飞也从博望城烧粮后赶到,再加上关平、刘封,只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夏侯惇、于禁、李典、韩浩等人,夺路而逃,夏侯兰则被张飞刺于马下。
诸葛孔明初出茅庐,火烧博望,一战成名。而关羽、张飞则拜服与诸葛孔明的四轮小车之前。
之后,诸葛亮又火烧新野,借东风,火烧赤壁,三把火烧的曹军是焦头烂额,大败而归。而实际上,火烧博望、火烧新野,借东风,火烧赤壁,诸葛亮一件都没干过,都是小说家为了神话诸葛亮,强加给孔明的光环。
按照《三国志》所载,刘备投奔荆州刘备之后,屯兵新野,招募众多豪杰归附。刘备此举让刘表心生疑虑,就让刘备出兵“拒夏侯惇、于禁等於博望”。刘表的目的很明确,刘备败了,折兵损将,实力大减,不用再担心了。刘备胜了,也可以解除曹操对荆州的威胁。
刘备还是善战的,“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刘备自己放火烧了了自己的屯兵地,假装逃跑,引夏侯惇上钩,以伏兵击败了夏侯惇。
那为什么诸葛亮没有指挥博望之战呢?因为这场战斗发生于建安七年(202年),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才在刘备三顾茅庐之下,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当时还没辅佐刘备,自然轮不到诸葛亮指挥了。
诸葛亮出山之时,刘备屯兵樊城,早已经不在新野,所以,诸葛亮也没有火烧新野的机会。诸葛亮一出山,就是跟随刘备逃离樊城,途径长坂坡。要不是赵云和张飞,估计刘备、诸葛亮就被曹操活捉了,真是有点惨。
至于诸葛亮借东风,更是子虚乌有。算准了天时,并制定了火烧赤壁计策的是周瑜和黄盖,跟诸葛亮也没多少关系。当时的刘备带着诸葛亮,还有关张、赵云等人,正忙着抢夺荆州地盘呢。要不然,赤壁之战后,刘备也不可能得了荆州七郡中的四郡。
诸葛亮能谋善变,有经世治国的才能不假,但绝对没有达到演义中的地步。否则的话,恐怕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早就统一天下,兴复汉室了。
如何破掉 诸葛亮火烧博望坡的 计谋??
火烧博望坡分析:
关云长1000兵,目标焚粮。张飞1000兵,协助焚粮。(成功前提-曹军粮草在后)
关平,刘封500兵。初更放火。(成功前提-夏侯敦领兵至此)
赵云佯败诱敌。(成功前提-夏侯敦领兵)
刘备总兵力3000。
需要什么时候破呢?
如果是已经中计,进入了芦苇道。没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
中伏后军队急奔罗川口,这样最多只需直面1000敌兵。运气好,有可能收割(包括关平,刘备,赵云等人)
敌兵藏于芦苇丛中纵火,只有7月下旬至10月的芦苇才能达到要求。也正是水充沛的时候。
得知中计时当场宰杀马匹,进入芦苇丛便可防止场面混乱。。。。火烧博望坡的计策一切以敌军混乱为基础,于火起时稳住场面,那么诸葛亮的计策便不成立。之后就看运气了。
《火烧博望坡》主要内容是什么?
《火烧博望坡》主要内容是:
汉献帝建安七年,博望坡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博望镇。为抵御刘备的北伐,曹操指派大将夏侯惇、于禁、李典于博望与刘备交战。
刘备打败了夏侯惇、于禁,直到李典前来救援,刘备见好就收,选择退兵。日后,曹操将作战目标转移至北方的袁谭与袁尚身上,无暇再顾及荆州的刘备,使其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刘表亦不愿再北伐曹操,中原南部有了数年的和平。
火烧博望坡的影响:
火烧博望坡之后,刘表虽有袭取许都之心,然经此一役,刘表再无主动出击之作为。日后刘备虽劝刘表趁曹操远征柳城之际出兵,但刘表却不允许,终致错失问鼎中原的良机。
也在其死后,荆州的基业瞬间被曹操所占据,迫使刘备必须寻求江东孙权的帮助,促成后来的赤壁之战。
在《三国演义》中,博望坡之战一向被视为诸葛亮登场后的第一战,也是俗谚“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诸葛亮受刘备三顾茅庐后答应出仕,当时曹操已平定河北,决心南征,乃派遣夏侯惇为主将,于禁、李典等为副将,领军十万直逼南阳新野而来。
当时诸葛亮虽有退敌之策,然而关羽、张飞却轻视诸葛亮,诸葛亮不得已之下,乃借刘备令剑威服二人,使其各领一千兵马,埋伏在豫山、安林之中,等待夏侯惇领军通过,就以伏兵与火攻击之。
另外派遣赵云领老弱残兵,担任先锋与夏侯惇交战,并诈败撤退,引诱夏侯惇进入山林窄路之中;又遣关平、周仓、刘封等人潜入曹军后方,焚烧物资,制造曹军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