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ic卡如何解决被破解的难题
按照加密方式的不同,IC卡芯片可分为不加密、逻辑加密和CPU加密三种,各自又可根据使用方式的不同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射频)式,故一般IC卡便可分为接触式IC卡和感应式IC卡(即非接触式IC卡)。
目前,使用中的大多数IC卡芯片都采用逻辑加密方式。这种芯片不仅存储量大、易于生产,而且由于加密算法复杂,此前被认为是无法破解的,用户使用时也不用输入密码,简单方便。
然而在2008年,德国和美国的两名研究员宣布,他们已利用电脑成功破解了荷兰芯片制造商恩智浦(NXP)的Mifare经典芯片(简称MI芯片)的安全算法,但出于公共利益考虑没有对外公开技术细节。此后,欧洲和美国又数次传出个人成功破解MI芯片的消息,互联网上甚至已有人出售MI芯片的破解软硬件。
目前全世界掌握IC卡芯片技术的厂商只有三四家,其中恩智浦的MI芯片是应用最广泛的。赛迪顾问半导体研究中心咨询师李志中表示,我国约有1.4亿张IC卡、包括85%%的公交卡都采用MI芯片。而在全球,这种芯片的使用量多达10亿张。
李志中介绍,通常使用的MI芯片包括48位密钥、32位序列号,就像一个密码保险箱。加之试探次数很少,难以通过常规的穷举法破解密码。但只要掌握相应的算法及技术,砸开芯片的安全锁理论上就是可行的。而且市面上出自各厂家的芯片,产品的安全机制、技术标准大同小异,逻辑加密原理的IC卡芯片安全性都差不多,能够破解的话确实会给使用IC卡的系统造成很大威胁。
其实,与普通消费者相比,提供IC卡服务的机构和商家更有理由忧虑。如果公交卡、购物卡或电卡的余额可以被轻易复制或修改,就可以有人用卡进行无限制地消费,这对整个营运系统的破坏将是灾难性的。
公交卡都加密 无法破解 那银行卡加个密怎么就这么难呢
银行卡加密并不难的啊,您只要到银行,凭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申请密码重置了的; 公交卡里的钱只能乘车使用,无法取出使用,所以是盗不出来的哦!
公交IC卡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能破解吗
公交卡就是一种磁卡 磁卡的工作原理 磁卡上面剩余磁感应强度 Br 在磁卡工作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磁卡以一定的速度通过装有线圈的工作磁头,磁卡的的外部磁力线切割线圈,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传输了被记录的信号。当然,也要求在磁卡工作中被记录信号有较宽的频率响应、较小的失真和较高的输出电平。 一根很细的金属直线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重放设备。金属直线与磁卡紧贴,方向垂直于磁卡运行方向,磁卡运行时,金属直线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与切割的磁力线成正比。当磁卡的运行速度保持不变时,金属直线的感应电动势与磁卡表面剩余磁感应强度成正比,而导体中的感应电动势可由下式表示: e=BrWv 式中 Br -表面剩余磁感应强度; W -记录道迹的宽度; v -重放时磁卡的运行速度。 在 Br=2πf/vφrmcos2πft 的情况下,综合 Br 和 e 的关系式,得到 e=2πfWφrmcos2πft 。 当然,用一根金属线作磁卡工作设备,由于输出很小,故而是不实用的。 而磁头是用高导磁系数的软磁材料制成的铁芯,上面缠有绕组线圈,磁头前面有一条很窄的缝隙,这时进入工作磁头的磁卡磁通量而言,可以看作是两个并联的有效磁阻,即空隙的磁阻和磁头铁芯的磁阻。因为空隙的有效磁阻远大于工作磁头铁芯的磁阻,所以磁卡上磁通量的绝大部分输入到磁头铁芯,并与工作磁头上线圈绕组发生交连,因而感应出电动势,在这种情况下,单根金属重放线所得到的感应电动势公式完全适用于环形磁卡工作磁头,只是比例系数不同而已。 设 N 为线圈的匝数, m 为与工作磁头铁芯的大小和磁性有关的系数,则环形工作磁头绕组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2πfWmNφrmcos2πft 因为在工作磁绕组中所感应的电动势正比于磁通的变化率,即电动势 e ∝ By ∝ 频率 f 。在记录时 i=Isinwt ,纵向剩磁密度 Bx ∝ i (传递曲线的直线部分),所以, Bx=K1Isinwt 。由于 By ∝ dbx/dt,e ∝ By ,所以, e=K2Iwcoswt 。这里的 K2 取决于工作磁头的效率、匝数、磁带材料等。这些公式还表明:输出电压正比记录电流;输出电压正比于信号频率;输出电压得到 90°的相应变化(即由正弦项改变到余弦项)。参考资料